
三柱清香供高皇,一叠往生祈平安。七月十五看大戏,大年三十点香炉。对于生活在人杰地灵的每一个天水镇人来说,在生命记忆中,除了面皮呱呱浆水面这种让味蕾记忆深刻的传统美食外,拜高皇看大戏,就是每一个人记忆深处的精神依托。不管走到天南海北,还是云游巫山之外,高皇爷精神总是鼓舞游子们勇往无前。拜高皇爷已超越了仪式感,更是一种精神支柱,是一种在外打拼开创新生活的动力与源泉。
就像一位在社会上颇有成就的乡亲所说,我们的根在那里!即使远在他乡枝繁叶茂,如果我们的根没有了,一切将无从谈起,即使拥有山珍海味,即使拥有家财万贯,失去精神家园将会让我们变的一无所有。
还有一位在南方打拼的乡亲如是说,每次回乡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坟拜祖先,感谢祖先福荫子孙,上高皇庙拜高皇爷,感谢高皇爷的一路庇佑。说是还愿,其实是还一种对家人对家乡的承诺与愿望;临走时,上山再点三支清香拜高皇爷,再次许下背井离乡的愿望。这种愿望与承诺其实是我们最真诚的信仰与乡土记忆,更是内心深处最忧伤的乡愁。每每想起,除了思乡的苦楚,更多是对这片土地无比热爱之情。
翻阅历史,安史之乱后,高皇爷雷万春侠肝义胆,忠于国家与民族,在多次大战中力挽狂澜,这正是高皇庙带给天水镇人的精神感召。高皇爷英雄事迹因此广为传播,各地纷纷建起了庙宇祭祀供奉。唐宋时,天水镇为县治所在,湫泉庙所敬奉的雷万春因祈雨灵验而在宋朝被敕封为灵源侯。
庙内楹联中“艰险我俱尝,万里远游,开口只呼高皇太祖;凭依神在德,一行作吏,居心要对白日青天”,道尽了天水镇人天然的信仰。高皇庙一直香火鼎盛,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,附近十八庄群众自发组织起来,捐钱唱戏。每逢春节、除夕之夜,前来庙坪烧香的群众络绎不绝,甚至有其他省市的信众前来祭祀。
近日听闻,为更好的发扬高皇爷英雄精神,保护好历史文物,高皇庙看台后面正在进行扩建工程,大约3000平米,资金来源主要靠社会捐款,恳请各界友好人士、香客信士给予大力支持和援助。建成后,将对捐款超500元以上的善主,刻碑永存,让后人铭记善行并福佑子孙万代!
建成后,望祈愿如愿。在此,祝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和信士子弟,万事如意,生意兴隆,飞黄腾达,子孙满堂,平安健康!
高皇庙文管组武会长:15095725887,捐款与祈愿均可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