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水有俗语说,自小吃洋芋蛋蛋,喝玉米面糊糊长大的娃,身体倍棒。
关于洋芋的话题总是很多,今天就说说水农家餐桌上有关洋芋的美食——洋芋丸子。
洋芋丸子做法较为复杂,对食材也比较讲究。洋芋最好选用阳山地出产的一种名曰“六月黄”的品种,这种洋芋个大皮薄,淀粉面多,颜色黄亮,做出的丸子柔美劲道,鲜香无比。
制作洋芋丸子时,先把洋芋去皮,洗净,磨成糊状芋粉。家常洋芋丸子的磨粉,一般是农家人自己用铁皮制作的碴子。拿一块透明铁皮钉在一块光滑的木板上,用尖锥子戳成不规则的小圆洞,拿洋芋在碴子上来回用力摩擦,细腻的洋芋磨粉就在这样简陋的碴子上诞生了。
开始制作丸子的过程,农家俗语叫做“丸丸子”。找一块较粗的纱布沥干洋芋磨粉的水分,不必沥的太干,否则会把丰富的淀粉质滤掉,这样做出的洋芋丸子柔劲不足,影响口感。然后加入适量干淀粉,少量面粉,放入盐、胡椒粉、大香面等佐料搅拌均匀,待入味后,用手滚成山楂大小的圆颗粒,便可上笼蒸煮,约有十五分钟左右,一锅白皙透亮、玉润光圆的洋芋丸子就伴着热气出锅了。
蒸煮出的洋芋丸子,有两种吃法,一是凉拌吃。盛一碗热气腾腾的洋芋丸子,(注意,一定要乘热吃,一则洋芋凉冷吃起来干涩冷凉影响口味,二则洋芋性凉,容易伤胃。),加入海带丝、葱姜蒜末,拿热油一激,随着丝啦啦一声响,诱人的洋芋丸子香味便四散开来,再拌上辣椒、醋、洒上香菜,即刻入口。热乎乎的洋芋丸子,滑润劲道,让人回味无穷,用天水人的话说,柔筋筋香喷喷的,过瘾极了!
这道美味,在天水南路最受欢迎。一到冬天,人们悠闲地坐在热炕上,洗一盆雪白的洋芋,瓷盆上支一个自制的木碴子,拉着家常磨着洋芋粉,全家总动员,碴糊糊,滚颗粒,上笼,出锅,调配料。你瞧,馋嘴的小媳妇吃得满头细汗,小孩子们围在锅边,一出笼就迫不及待地抓一把就入口,砸吧着烫烧的嘴巴,一个劲地说,好香好香!
洋芋丸子的第二种吃法——热炒。把刚蒸熟的丸子盛出来先凉一凉,待到半温时,用大肉臊子,蒜苗,干辣椒热炒吃。锅底铺一层菜籽油或胡麻油,(最好是胡麻油),姜葱切丝、大肉臊子一勺、蒜苗切寸段、干辣椒置碟备用,待油温升高,放入臊子融化,倒出葱姜爆出香味,然后依次放入蒜苗辣椒翻炒几下,倒入温热的洋芋丸子,翻炒几分钟,加上盐、胡椒粉、鸡精等佐料出锅盛碗或碟子,热炒洋芋丸子就做好了。洋芋丸子白嫩光滑,经油一润,色愈透明清冽,宛如一颗颗白玉珠,加上绿白蒜苗,红辣椒,光是颜色就十分诱人,入口咬开,洋芋的柔香,瘦肉的酥香,蒜苗辣椒的鲜香相互交融,真正的色香味俱全。
在秦州南路的天水镇上,至今还有专门卖洋芋丸子的小铺面。每到逢集日,那些简谱的小摊位上,挤满了吃丸子的男女老少。如今生活好了,大家图省心,家里做的少了,出去买一碗,吃着舒坦,胜过鱼肉大餐。那些年老的人,不光过嘴瘾,更是在追溯一种回忆吧。
洋芋丸子的第三种吃法——油炸。将洋芋磨粉丸成的小丸子,不上笼蒸,而是用热油煎炸,俗称炸丸子。锅里倒入足量热油,待油温升至七成,便可将其入锅煎炸,等丸子焦黄上色,香味溢出时,便可出锅。
油炸的洋芋丸子,干酥香脆,可以烩菜,可以当餐点,也是火锅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。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96f51da0102vdx2.html